王鐘銘(It Gets Better運動發起人)
今年九月,一位年僅十五歲的美國印第安那州少年比利.盧卡斯,儘管本身並未曾言明過自己的性傾向,卻因為被同學貼上同性戀標籤而不斷遭到霸凌,最後以上吊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則消息,加上其他類似的案件,讓西雅圖一位雜誌專欄作家丹.薩維奇決定行動,發起了「It Gets Better」行動。
薩維奇開設了一個線上的影音頻道,鼓勵人們錄製影片上傳,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對青少年說一些話。這個計畫很快地得到大量迴響,許多政治家和藝人挺身獻聲,Google和Facebook等企業也號召員工共同錄製,更引出三教九流各式各樣的人站出來說自己的故事。
我在十月初次注意到這個運動,並且將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影片字幕中譯後以〈你不是一個人,你沒有做錯事〉為題張貼到我的部落格。沒想到,過沒多久,十二月一日,世界愛滋日,在這個正是為了對抗歧視而設的節日,很諷刺又很令人心碎地出現了一則新聞:兩名五專女學生,因同性戀情不被家人接受,在屏東的一間民宿燒炭自殺。(而十二月的月底,一位嘉義南華大學的男生在租屋處著女裝燒炭自殺。)
對於正在關注美國青少年同志自殺潮以及相應It GetsBetter行動的我來說, 十二月一日這則新聞給了敲醒了我,這些悲傷的故事不只存在於大海彼端。事實上,這喚起了更多悲傷的記憶:一九九四年兩名北一女學生在宜蘭的旅館裡自殺,而台灣同志諮詢熱線的成立,正是緣起於一九九八年三月的另一則青少年同志自殺新聞。
於是當晚,我就敲著鍵盤寫下台灣It GetsBetter行動的第一篇文宣,名為〈 必須給青少年同志一些力量〉,然後徹夜寫信給可能願意出來錄影的朋友,希望儘快趕出第一波影片。
過了一週,正當我忙著錄影和安排後製的時候,我看到幾位同志運動的前輩在Facebook上號召朋友在十二月十四日南下屏東遊行。遊行當天,我也跟著前輩們到了屏東。一共有來自台灣各地的大約百人,靜默地從屏東火車站走到屏東縣政府,拿著「屏東、同志、活下去」主標語,抗議這個社會的無知。
而就在屏東同志遊行的同一天,我在台北的工作伙伴完成了五段短片的後製工作,使Youtube的「It Gets Better ㄟ卡好啦」頻道正式上線。這五段影片, 有的是同性戀現身說法,有性別氣質不符主流期待的異性戀講述自己的故事,也有以觀察和關心的角度來談生命經驗的意義。
由新同志公民運動聯盟發起的屏東同志遊行,隔天上了不少媒體版面;由我擔任製片的第一波ㄟ卡好啦影片,上線後也引發不少迴響。遊行一定程度地喚起社會的關注,影片作為對青少年的鼓勵也有某種程度的效果,然而,作為對青少年同志自殺事件的回應,這樣的行動還遠遠不足夠,接下來必須訂定更有效的目標,採取更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解決青少年同志高自殺比例的問題。這裡只簡單舉出兩點。
第一點,整體社會必須認知並尊重青少年同志的存在,這是解決歧視、偏見、霸凌和排斥的關鍵。
在遊行終點屏東縣政府前,當屏東縣教育處副處長郭文瑞面對「請問副處長,你認不認為十六歲以下的青少年中有同性戀」這個問題時,一時支吾,不知道怎麼回答。之所以答不出來,倒不是因為郭副處長迂腐到認定青少年沒有同性戀,而是他似乎不能理解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副處長或許沒發現,這麼多青少年同志的困境,就在於他們的存在不被認可、不被承認,就在於師長父母總是有意無意地否定青少年對自己性與性別的親身感受和自主決定,就在於「你還太小,還不懂,不要現在就下定論。」「你確定你是同志嗎?要不要等大學後再確定?」這類話語。
尊重青少年,信任他們對自己的感覺和決定,對很多成人來說是一個難題,但是學不會尊重和信任的成人不算成人,該是時候讓成人們真正學會長大了。
第二點,處理歧視、偏見、霸凌和排斥必須不能消極地等待。
歐巴馬在他的影片中說:「現在我們一定要消除一個迷思:霸凌只是一個成長必經的儀式,是不可避免的。它並不是不可避免。我們有義務要確保校園對每一個孩子都安全。」
政府、師長和家長必須嚴肅地認清,霸凌和歧視都是可以避免而且要主動積極去避免的。性別教育必須落實,校方不能總是在事後以未發現異常當作藉口來推卸責任,家長也必須知道,主動支持才能給青少年足夠的力量對抗壓力,口頭上的不歧視是遠遠不夠的,而政府則要正視校園內青少年同志所能接觸和獲得的資源、資訊嚴重不足的問題。
當一段一段的影片說著「It gets better」、說著「事情會好轉的」、說著「 ㄟ卡好啦」,我們要謹記的是,這是我們對青少年的承諾。事情不會自己好轉、希望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我們得很努力地工作,才能給青少年一個友善的成長環境。就像中央大學何春蕤教授在今年同志遊行上所說:「It won’t get better unless we fight!我們必須奮鬥,事情才會好轉!」
(新新聞週刊1245期)
新聞來源:新新聞(非官方版)facebook

營業時間:14:00~23:00 (每週二公休)
地址:800高雄市新興區河南一路120號2、3F
電話:07-2351010
Email: sunshine10khh@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