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說,這些患者中可能有些人患上了「愛滋病恐懼症」,或稱「恐愛症」,並且擔心這種恐懼在極端情況下發展成為一種危害社會正常秩序的瘟疫。
恐懼症是一種精神官能症,發病者對某些事物或情境會產生莫名的恐懼。縱使當事者明知不會受到傷害,也無法控制恐懼的情緒。與疾病相關的恐懼症中,癌症和愛滋病是最常被提到的病種。
愛滋病是一種惡性傳染病,人們對它心存恐懼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恐愛症」患者的擔心是過激的。在美國發現的「恐愛症」病例中,有些患者的生活完全被恐懼控制。他們反覆進行愛滋病病毒測試,在所有結果都是陰性後,卻仍然堅信自己患上了愛滋病,並找出種種理由解釋其檢測結果正常的原因。美國網友「CELL1138」就是一個例子。
在名為「醫療幫助」的一家美國網站上,每月有1200萬人咨詢健康問題。「CELL1138」在這家網站的愛滋病預防社區發帖說,自己有過愛滋病高危行為。當發現身體有小病變時,他開始擔心染上了愛滋病。雖然不同醫院的測試結果都是未感染愛滋病病毒,但他在帖子中詳細列出身體的每一處小毛病,證明自己確有愛滋病。在帖子末尾,他寫道:「請幫忙!」
「恐愛症」等恐懼症的病因至今沒有確定的解釋,但國際醫學界對此有多種猜測。首先是基因決定說,有專家認為,部分人的基因決定了他們更容易患上「恐愛症」;其次是心理決定說,這種觀點認為,部分人在參與了愛滋病高危活動後,心中感到內疚,並進而認為患上愛滋病是自己錯誤行為必然的結果,不可能逃避;另外還有文化決定說等。
少數人患上恐懼症對於社會來說並不可怕,真正令人擔心的是更多的人在「集合行為」影響下陷入恐懼。這種集體性恐懼在嚴重情況下,可能發展成「沉默的瘟疫」,破壞正常的社會秩序。
「集合行為」指不受現有社會規範控制的人數眾多的自發的無組織行為。前一段時間,日本核電站事故導致中國民眾搶購食鹽、美國民眾搶購碘片,就是非理性「集合行為」的典型例子。
治療具體某個「恐愛症」患者可能是困難的,因為目前沒有特效藥。但是,防止「恐愛症」瘟疫是有辦法的,那就是相信科學,相信當今的愛滋病病毒檢驗方法非常準確,值得信賴。
新聞來源:香港文匯網
營業時間:14:00~23:00 (每週二公休)
地址:800高雄市新興區河南一路120號2、3F
電話:07-2351010
Email: sunshine10khh@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